第2章 白云机场600004的前世今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baluzw.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溯源:萌芽与奠基
白云机场的故事,要从
1932
年讲起。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空军在广州的远郊棠下、棠溪、岗贝、萧岗乡征地,开始修建旧白云机场。隔年
11
月,机场竣工,随后广东航空学校迁入,这里成为了飞行学员飞行训练的基地
,就此开启了它在航空领域的使命。
此后,白云机场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从最初的军用机场,逐步转变为军民共用机场。广州解放后,中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接管了白云机场,并于
1950
年
3
月将机场移交给新成立的中国民航广州办事处。同年
8
月
1
日,“天津
—
汉口
—
广州”
航线开通,这是建国后首开的两条航线之一,史称
“八一”
通航
,标志着白云机场正式融入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脉络,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随后的岁月里,白云机场交替承载着新中国军用和民用航空的发展重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国的
“南大门”,坐落在白云山西边的旧白云机场,虽只有一条跑道、一座航站楼,却成为广州接待中外领导和宾客的重要场所,见证了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发展历程:成长与跨越
(一)成立与上市
2000
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白云机场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三年后的
2003
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
。这一举措不仅为白云机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还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和战略布局。上市后的白云机场,如同插上了资本的翅膀,开始在航空领域展翅高飞。
(二)迁址与发展
2004
年,白云机场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
迁至新址。新白云机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花东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约
28
公里。新机场的启用,使其告别了旧机场空间狭小、设施陈旧的局限,迈入了
“双跑道时代”。新机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先进的设施和现代化的设计,可满足更多航班的起降需求,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自迁址后,白云机场的发展便驶入了快车道
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跻身世界
50
强之列;2006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2600
万人次大关;2007
年,更是一举跃入世界机场客运
30
强之列。此后,白云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2019
年,完成旅客吞吐量
7337.84
万人次,位居全球第
11,全国第
3
,在全球航空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国内航线网络密集,具备较强的中转接驳能力,国际航线更是通达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空中桥梁。
(三)疫情冲击与坚守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航空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白云机场也未能幸免。疫情期间,国际航班大幅减少,国内航班也受到严格管控,旅客出行意愿急剧下降,机场的运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
年,白云机场连续三年出现亏损,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面临如此严峻的财务困境。
然而,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白云机场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凭借着其在国内航空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广泛的航线网络,以及全体员工的坚守与努力,白云机场在旅客吞吐量方面仍保持着国内领先的位置
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问鼎全球第一;2021
2022
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白云机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好祖国
“南大门”,为保障旅客的健康安全和国内航空运输的稳定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下风貌:复苏与突破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64%
(一)运营数据向好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航空业迎来了复苏的曙光,白云机场也逐渐走出了疫情的阴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年,白云机场实现营业收入
64.31
亿元,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
4.42
亿元
,成功实现了业绩的反转。
进入
2024
年,白云机场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4.6
亿元,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4.3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第三季度,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净利润达到
2.23
亿元,增长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
6.68
亿元,增长
。从旅客吞吐量来看,2024
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
7636.9
万人次,比
2023
年增长
创历史新高
,虽然惜败上海浦东机场,屈居全国第二,但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业务多元拓展
在业务发展方面,白云机场坚持航空服务与非航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在航空服务方面,白云机场持续拓展航线网络,2024
年全年新增、恢复或加密国际客运航线超
60
第2章 白云机场600004的前世今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