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直旋翼桨叶数量之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baluzw.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米26一样用八片桨叶,我们为何不采用53的七片桨叶设计?” 确实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桨叶就是直升机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来源,如果桨叶设计有问题,那么对直三五的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 林鹏这时候也有些看不懂了,为什么直升机所会搞一个八片桨叶的旋翼系统呢?这完全没有必要学米26啊。 另一位专家也站起来道:“我也有同样的疑问,我们都知道桨叶越少,维修保养成本越低,虽然说机动性会有所降低,但是对于直三五这种重型运输直升机来说,机动性不必考虑过多。但是桨叶增多,虽然机动性会有所提升,相应维修保养成本却越高。所以我个人意见还是减少桨叶数量,增加桨叶半径为好。” 这时候吴星峰就只能站起来回答专家的问题了。 吴星峰有些无奈地道:“各位领导,专家,咱们也是没有办法才采用了八叶的设计,目前我们的技术,做成七叶的话,材料和工艺都还达不到,因为七叶桨增长旋翼直径,对桨叶的材料要求非常高。桨叶过长,材料达不到要求,桨尖会垂直上翘,损失直升机的总升力。所以我们目前也只能设计成这样了!” 旋翼确实是直升机上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了,除了产生升力以外,还有类似固定翼飞机的推进和操纵面的作用,旋翼对于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可靠性,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直升机的设计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旋翼系统的设计是否成功,专家们讨论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了。 特别是对于重型直升机来说,为了减少直升机的旋翼尺寸和重量,设计更多的桨叶片数,以维持高的巡航速度和低的振动水平。 当然桨叶的片数,重型直升机只是说相对中型直升机来说更多一些,但具体多少才是最好的,就需要仿真设计优化和风洞试验来验证了。 很显然直升机所前几年已经做过这样的技术预研,他们的试验结果一定是八叶最合适,这是基于目前中国航空工业桨叶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现状得出来的设计。 新一代53重型直升机旋翼直径达22米,而米26重型直升机的旋翼直径更是达到了32米,足足比53多了三分之一,当然二者的最大起飞重量,也是相差了三分之一多。 53采用全铰接式7桨叶旋翼。桨叶扭转角十四度。每片桨叶有钛合金大梁,采用峰窝芯和玻璃纤维环氧树酯复合材料蒙皮,桨毂由钛合金和钢制成。旋翼桨叶用液压动力折叠。 直三五重型直升机,与53处于同一个重量级别,所以它的旋翼直径也是与53相当的,但是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种超长桨叶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还没有完全突破,采用八片桨叶,也的确是权宜之计。 林鹏倒是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偷走53的旋翼技术资料。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直旋翼桨叶数量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