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1914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baluzw.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明国海军对这些德国人的热情倒是颇为淡定。他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日常训练,仿佛那些外国人根本不存在一般。偶尔有德国工程师想凑近些观察,也会被礼貌但坚定地请到安全距离之外

    最终德国人还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不过不是通过这些德国工程师而是通过他们的皇帝利用外交手段置换的。置换的条件也很简单:德国最新的发电机技术换取这钢索背后的秘密。

    这笔交易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德国人的发电机技术确实先进,而明帝国的阻断绳技术也足以让德国人心动。毕竟一艘航空母舰没有阻断绳,就如同一只没有爪子的老虎,看起来威风凛凛,实则难堪大用。

    但让德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换来的不仅仅是阻断绳的技术。明帝国的工程师们还附赠了一份"使用说明":如何在航母甲板上画出最适合降落的航线,如何根据不同天气调整阻断绳的张力,甚至连飞行员该如何在降落时让飞机保持正确的姿态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不是明国人善良而是两国都需要对方。

    后者则是在1909年3月赠送了明帝国最新的潜艇消声瓦样本为回报。

    我们“蒸蒸日上”的美利坚合众国呢?则是收到了大量来自明帝国的钢铁订单经济也在渐渐复苏,而不是像1907年被明国人搞得像“国家破产”一样。

    不过美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批钢铁订单的蹊跷之处——明帝国采购的都是最普通的工业用钢,而非军工钢材。这让一些美国政客开始警惕起来。

    华尔街的投机商们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明帝国正在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很快,一批批美国商人带着他们的机床、发电机、蒸汽锅炉等工业设备涌向了远东。可他们也绝不会想到:这个远东差点将他们弄死的国家正在准备着一场世界大战,而他们会因为将工业设备转移到这儿而后悔。

    就这样明帝国在风平浪静中度过了属于它的1909年。

第197章 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