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3章 抄作业,希望落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baluzw.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大的秦岭挡住了寒流,又在大巴山之间,气候温和,所以汉江没有结冰期,而渭河在秦岭以北,天气寒冷,则是有结冰期。

    小麦虽然耐寒,但不意味着不怕冻,现在冬天不下雪,就肯定得浇水,一次性渗透下去那么多冰水,会让根系冻坏,影响生长,进而减产。

    综上几点,关中平原不可能采用汉中平原的这种南水北调的方式来大面积种植。”

    哎……

    众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想法是好,但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的残酷。

    水车、水桥等等需求量大,在生死面前,这都不是问题,朝廷目前不算缺银子,劳力也不算什么,在哪里耕作不是耕作?

    关键是土壤结构的改变,这才是最要命的,这种大旱可能是百年、三百年难遇,但不能这几年的所需就将今后几百上千年的用地给废掉了。

    这不是在救灾,而是葬送了后世子孙的立足之地,即便是救灾成功了、救了数百万百姓,那么后世子孙也会对此痛骂,毕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回事儿。

    看着众人失落的神色,宋应星微微沉吟了片刻,沉声道:“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种,就是麻烦了一些。”

    “能种?”

    “怎么种?”

    “怎么个麻烦法?”

    “此话当真?”

    几道声音同时响起,崇祯等人的失落瞬间被宋应星的话给击的烟消云散,眼神灼灼的看着宋应星。

    “陛下,关中平原不能采用汉中平原的南水北调,主要是水桥、水车需求大,含沙量大,但如果只是沿河十余里地倒也不是不能耕种,如此水车和水桥需求就少很多了。

    其次,臣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如何将渭河水中的沙子给过滤掉,这几日走访终于有了方法,那就是用多个沉降池和筛子筛掉沙子。”

    说到这里,宋应星从一侧的箱子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铲子,走到一侧随手在地上挖了一条小沟,

    而后又在小沟旁边挖了三四个长方形的小坑,坑与坑之间用一条浅沟连接,最后又在浅沟与小坑连接处放了一片稻叶。

    看着这一幕,结合宋应星所描述了,崇祯就大致明白了宋应星所说的办法。

    “陛下,这条河就是渭河,我们可以用竹篾编织一个大型的竹篓,将水车放在竹篓之中,因为竹篾之间紧凑,大粒的沙子就会被挡外面,如此第一步就能过滤掉六成的沙子。

    水车将水抽到这个长达三四十米长方形的水池中,浑浊河水中细沙和泥土就会因自身重量慢慢沉下去一部分,然后经过水沟的时候再经过装有麻布的围挡挡住一部分,

    如此反复经过五六个水池之火,不敢说将水中沙子和泥土全部过滤掉,但过滤掉九成五以上应该是可以的,这样就不会对耕地的土壤产生较大的伤害了。

    但这么做就得每天清理沉降池和更换围挡,而且为了保证过滤干净,肯定没法快速产生大量干净的水,那么就无法大量浇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1883章 抄作业,希望落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