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663、每一样食品都寄托着深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baluzw.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章 第二卷 校长之道]
第573节 663、每一样食品都寄托着深意
一觉醒来,已经是早晨7点了。虽然孔家的房子隔音效果还是相当不错,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还是像鸡打鸣一样,叫醒了酣睡的人们。
当然,一宿没睡的也大有人在。有看电视的,春节联欢晚会结束之后,一般都安排一部贺岁片,看完贺岁片,也差不多该天亮了;有打纸牌搓麻将的,一年中难得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在一块儿玩一玩,乐呵乐呵,这个消磨时间很快,打不了几圈,天就亮了。
但在孔家,一家人在11点的时候,就睡觉了。除了方圆以前在拼公开课的时候,能够连续作战之外,剩下的孔子田、孔妈妈、孔双华,都没有熬夜的习惯。天长日久,连方圆也很习惯于早睡早起了。
方圆醒了之后,看到孔双华还在熟睡,方圆便悄悄起身,拿着手机来到客厅。岳母已经起床了,正在厨房里忙活。方圆连忙走了过去,对岳母:“妈,起得这么早。我来帮你吧。”孔妈妈现在是看到女婿心里就舒坦,:“你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再睡一会儿吧。早餐我一会儿就做好了。”方圆:“妈,我和你一起吧。”孔妈妈:“不用了,很简单的,我把松糕切一切,再酱肉切一切,就差不多了。你看,蒸锅里蒸着鸡蛋和粽子,一会儿我再煮一点汤圆,咱初一的早餐就得了。”方圆:“妈,要不我跟您学怎样煮汤圆吧?”孔妈妈听着心里就喜欢,女儿嫁了这样的女婿,真是好福气啊!孔妈妈:“行,你去洗洗手,过来煮汤圆。”
有了煮饺子的经验,方圆对于煮汤圆也轻车熟路了。水烧开后,把一袋汤圆倒进锅里,不停地按照一个方向推动,防止汤圆沉底之后与锅底沾在一起。等汤圆逐渐漂起来之后,再煮几分钟,看到汤圆的面积似乎更加膨胀些,这便煮好了。
这一边,孔妈妈也把松糕和酱肉切好了,码在盘里。孔妈妈:“赶快把汤圆盛碗里,带一点汤。”方圆连忙照做。
只一会儿的功夫,餐厅里的餐桌上,摆上了四小碗汤圆,每一个人的眼前还有一个小碟和一双筷子。餐桌的中间,码着四个大盘,分别是粽子、松糕片、酱肉片和鸡蛋。还有一小碟蜂蜜。孔妈妈,这是用粽子蘸着蜂蜜吃的,喜欢甜一点的就可以这样做,不喜欢甜的,就吃原味。
孔双华伸着懒腰出来了:“这么香啊!”方圆:“双华你起床啦?”孔双华:“起了。这鞭炮可真响。方圆,你不到门口放放鞭炮吗?”方圆:“好。”孔妈妈:“别急,等你爸起床后,咱吃饭前放。”方圆:“好。”
孔子田也很快就起床了。当一家人团坐在餐桌周围的时候,方圆:“妈,现在我可以放鞭炮了吗?”孔妈妈:“放吧。”孔家的鞭炮,是孔子田的司机小周送来的,或许是太熟悉领导的脾性,送的鞭炮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小型鞭炮,叫大地红。方圆把鞭炮拆包,提溜着上端,挂到了客厅外晾衣架的最远端。
鞭炮响起来了。方圆回到座位上,孔妈妈:“吃饭吧。今天的早饭,大家每一样可都要吃,哪怕你是不爱吃。这每一样都是有讲究的。”孔子田笑着:“是啊,讲究很多哩!不过,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小方,你们东北老家初一早晨吃什么?”方圆:“我们一家人其实和东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有些不一样。我们一家都是从山东过去的,所以还延续着山东的传统。我家初一早晨吃纯菜馅加豆腐的菜包,再加上三十晚上的剩菜。”孔子田:“是啊!从清朝入关以来,从山东迁到东北的人,前前后后也有两三千万了。可以讲,现在绝大多数东北人,都跟山东人能找到血缘的关系。”方圆:“是的。”孔子田:“你们吃的早餐有什么讲吗?”方圆:“听我妈妈讲,还是有讲究的。这菜包,谐音财宝;这豆腐,寄寓着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都有福;这剩菜,就是全家人就
573.663、每一样食品都寄托着深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